电 话:
邮 箱:
蓝狮注册诈骗罪作为典型财产犯罪,其数额认定直接影响定罪量刑的准确性。在本文中,郑州经济犯罪刑事律师申法法律师以刑法规范与司法实践为视角,系统解析诈骗数额的计算原则与扣除规则,明确“实际骗取”与“损失填补”的辩证关系,旨在为司法实务提供清晰的认定路径,平衡犯罪惩治与权利保障的价值目标。
根据《刑法》第266条,诈骗数额以行为人实际取得的财产价值为基准。司法解释体系(如1996年《诈骗案件解释》)强调需排除未实现的犯罪预期,例如合同诈骗中虚高的标的额仅作量刑参考。在李某合同诈骗案中,其利用虚假工程合同骗取预付款300万元,虽合同总额标注5000万元,但法院仅以实际到账金额认定犯罪数额。
间接损失审慎考量:利息、预期利润等仅在量刑阶段酌情评价。如王某以高息理财诈骗1000万元,法院未将被害人主张的300万元预期收益计入犯罪数额,但作为从重量刑情节。
主动退赔:行为人基于悔罪意愿返还财产。如张某诈骗后主动退还200万元,该部分从总额中扣除;
循环诈骗填补:以后次诈骗资金偿还前次被害人。在周某系列诈骗案中,其用后期骗得的500万元填补前期缺口,法院仅以最终净损失800万元定罪。
货币类支出:定金、预付金等可直接抵偿损失。例如赵某支付50万元定金骗取机床后潜逃,该定金从150万元诈骗总额中扣减;
无效偿付物品:与被害人需求无关的财物。如孙某以滞销商品抵扣诈骗款,因无法实现被害人交易目的不予扣减。
当行为人支付财物兼具赔偿与犯罪成本属性时,需通过资金流向分析确定性质。在某集资诈骗案中,陈某将200万元用于支付利息与购买豪车,法院委托审计机构区分资金用途,仅将利息部分认定为可扣除款项。
当前司法解释对“利用可能性”“法益恢复”等概念缺乏量化标准,导致同案不同判。建议构建三级评估体系:
引入专业会计鉴定解决复杂资金流转问题。在钱某电信诈骗案中,通过分析12个层级账户的6万条流水记录,准确剥离犯罪成本与可扣除款项。
诈骗数额认定需在行为人中心主义与被害人本位之间寻求平衡。申法涛律师认为,通过明确扣除规则、完善证明方法、统一司法尺度,既能实现精准打击犯罪,又可最大限度修复受损法益。未来应进一步细化扣除标准,构建刑民协同的追赃挽损机制,推动诈骗犯罪治理体系向精细化、规范化发展。
文章关键词:诈骗犯罪 刑事拘留 申法涛律师 郑州律师 郑州刑事律师 郑州刑事案件律师 郑州刑事辩护律师 郑州辩护律师 郑州刑事纠纷律师 郑州刑事官司律师 郑州律师团
申法涛律师,郑州著名律师,律师团负责人,首席刑事辩护律师,14年刑事案件办理经验,专门办理全国各类重大、疑难和复杂刑事案件。